瀏覽: 日期:2021-04-30 13:19:05
走進無人機庫,f550、精靈3、精靈4、M210、噴火等185架無人機齊齊“伏”在架子上,800多塊拳頭大的電池“站”成矩形方陣,猶如斗志昂揚的精兵整裝待發……
這里是獲得今年“全國工人先鋒號”的南方電網廣東肇慶供電局輸電管理所線路七班,承擔著肇慶市4100多公里高壓輸電線路無人機巡視、應急勘查和機巡業務創新等任務,通過在山區巡線大規模推廣無人機應用的先河,推動輸電線路運維行業由“勞動密集型”向“科技創新型”變革。截至目前,該班組累計獲國家專利30項。
首創“機巡+人巡”輸電線路運維模式
輸電班組是電網系統中最辛苦的工種之一。肇慶是典型的山區地形,35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桿塔超過80%處于山地,巡起線來,自然是苦上加苦。
2015年,無人機在民用領域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無人機如何應用于電網領域?具有“創業孵化器”意味的“無人機應用技術攻堅小組”在南方電網廣東肇慶供電局輸電管理所線路七班誕生了。皇天不負苦心人,在無任何經驗可借鑒的情況下,線路七班攻堅克難,在行業內成功首創“機巡+人巡”輸電線路運維模式。班組里的老師傅們在雷擊、臺風、山火各種特殊場景的巡視中,一次又一次地驚奇感嘆:“真的不用爬山登塔就能檢查了?沒想到這東西能飛這么遠!”“再也不怕蛇咬螞蟥蜇了,巡線風險大大降低了!”到2016年,線路七班全面實現省內領先,成為南網首個實現無人機在輸電、配網一線班組全覆蓋應用的單位。
為更好地培養無人機應用人才,班組經過摸索創新,在省內率先建立了一整套無人機駕駛員內部培訓考核體系,不僅在廣東電網帶頭引入模擬器,還獨創了“模擬器——練習機——作業機”的培訓三部曲,有效將墜機率由設備廠家官方統計的平均5%控制到0.37%,為肇慶供電局乃至南方電網公司推廣應用無人機巡視提供了強大的人才隊伍保障和安全保障。
在全省首開無人機大規模應用的先河
2017年,線路七班成立全省首個輸電線路無人機應用技術實驗室,成為全國首批13個獲批無人機科學試驗飛行空域之一的單位。同時在無人機智能化管理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不僅建立了電池智能管理系統,還將無人機巡視反饋回來的海量數據真正用起來,建立了全國最全的地市級桿塔精細化巡檢數據庫、國內最大規模的輸電線路桿塔和三維地理環境“可視化”檔案,為未來大數據應用及價值挖掘做好準備。
隨著無人機在一線大規模地推廣運用,線路七班對傳統輸電管理模式進行了變革。在過去,輸電班組80%的人力用于巡線,而巡線人員中80%的時間又都耗費在路途和爬山上。依托高新技術發展將人手解放出來后,線路七班開始試行“352”運維模式,打破班別、地域觀念,將全所班組人員根據年齡、特長等因素,重新優化組合為機巡作業、檢修作業、綜合科技等三大專業,30%的人力用于日常巡視,50%的人力負責設備維護檢修,剩下20%的人力進行數據分析、應急管理以及后勤保障,實現輸電各項業務安全高效、優質智能地完成。
線路七班從白手起家,到擁有一支完整的無人機操控團隊,再到在全省首開無人機大規模應用的先河,將無人機真正轉化為一線生產力,打造“人巡+機巡”陸空作戰新模式,成功破解了山區傳統人工運維難題,實現了“不可視”向可視化、由粗放經驗型向精益數據型、由勞動密集型向科技創新型的華麗轉身。而這一切,只發生在短短6年間。
企業簡介
吉林龍航無人機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2月,公司是一家以無人機研發生產、民用無人機駕駛員培訓、無人機行業應用服務、青少年航空科普教育為主營業務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現在長春和沈陽擁有超過100萬平米專用無人機飛行空域、2000平米無人機實訓教室、獨立的無人機運營中心和無人機技術服務中心,超過100架的各類型無人機,可滿足各行業的無人機培訓及應用需求。
編輯:周佳慧 審核:周 爽 掃碼關注我們